佛法分享 Dharma Sharing
法國梅村新村佛法分享小組,椅子都很隨意擺放有夏季度假風
前言
梅村的佛法分享,對小編來說一直頗有團體治療的效果,雖然共修團體有時候是封閉性的人數固定、有些是開放歡迎新朋友參加,一旦共修朋友之間具備信任感,佛法分享就會是帶著療癒性與接受性的正念練習。
若是參加較大的梅村禪修營,報到時通常為根據國籍和語言來分組,就是每天下午要佛法分享聚會小組。若是特別到不同的小村,有可能就會打散好幾村的禪修朋友,自己可選擇想要去的地點或主題分享聚會。
2012年法國梅村禪修營同組的台灣、香港與日本梅村朋友們,
lazy day那天一起出去城堡跟玫瑰園玩耍,至今在不同國家仍互相聯絡呢!
(當然討論或聊天都用英文,若需要中文協助先請告知梅村,有會說中文的法師可協助)
以下摘自梅村網頁的介紹(原文點此)
佛法分享是有機會分享以彼此修習的的洞見,一個特別時刻來分享經驗、喜悅、困難和與正念修習有關的問題。藉由練習深深地傾聽其他人的發言,一起建立一個安穩與接受的環境。也藉由發表自己快樂與修習困難,我們能貢獻出共修的集體洞見與瞭解。
請基於自己的練習經驗,而不是抽象概念或理論,分享是讓我們了解彼此都在經歷相似的困難與啟發,一起坐著、傾聽與分享我們了解到自己與其他人是真正連結著的。
請記得不論在佛法分享的內容都是秘密,若現場有朋友分享他/她正在面對的困難,她/他也許會不希望在佛法分享之外再繼續談論下去。
法國三個村全部到下村聽開示,下午場可自由選擇想去的小組
梅村法師帶領的禪修營一般在分享時的準則如上分享。而許多歐美的共修團體,因為有心理諮詢的背景,就他們的帶領經驗也提供以下幾點佛法分享的注意事項(Guidelines for Dharma Sharing)
(1) 所有內容都是秘密,不論說些什麼都留在此處。
建立團體的安全、避免八卦。在佛法分享之後,如果還想再跟某些人後續討論,首先要尋求對方的許可能否繼續討論。有時候對方會不想再說更多了,請尊敬對方的空間。
(2) 從自己的經驗來分享,避免理論的討論。
主題是來自個人生命與經驗,最好避免理論,理論可以在許多書都有寫到,可以在非共修時間再去閱讀。共修朋友聚在一起是一個寶貴時刻,我們傾聽彼此經驗時可互相受益。在佛法分鐘,我們會影響過去幾週的修習中,是否有任何洞見與困難,或是對於閱讀佛法開示相關的心得,也可以提出問題。
(3) 以合掌表示你要開始說話,再以合掌表示你結束說話。
在說話前,我們會合掌如蓮花並且鞠躬,鞠躬時是對其他人做出信號表達想要分享,共修朋友也會回以鞠躬,表達他們準備好深深地聆聽。當說完結束時,再鞠躬一次讓共修朋友知道。在說話期間,都有空間不受打擾的說話,建立安全和和諧的環境。
(4) 修習正念愛語,以及澆灌正向的種子。
來自內心的發言,攸關生活與修習的主題,帶著覺察說話,這樣可以受益自己與他人。例如,我們帶著善意說話,聲音與音量清楚讓大家能聽見,與其他人眼神交流,並保持微笑。傾聽彼此的洞見或修習的經驗可以讓大家受益。我們覺察到的知識並不是不可改變、或絕對的真相。說話時保持覺察,所以不會被想法與意見所困住,而是謙遜地給出最好的自己。我們盡量說出真實語、澆灌其他人的正向種子。我們可能都會有對於“誠實”的想法,也許我們說的只是其中一個觀點,卻不是真實,真實是能夠和解並帶給人希望、帶給人快樂。
(5) 若有人來自經驗而提出問題,或想尋求建議,最好是分享自己的經驗、而不是告訴對方應該怎麼做。
一般而言,通常用語是「我如何~」而非「你如何」。分享來自個人的經驗,可避免提出的建議反而讓對方無法跟隨自己。
(6) 在每一位發言之後,最好練習三次正念呼吸。
我們說話是修習的成果,也是來自內心的回應。這樣可幫助佛法分享分為,當參加者都在發言前有三次正念呼吸,讓之前的發言被完整接受、感激對方的貢獻。如果我們急著想要分享,就給自己空間回到呼吸、問自己:「為什麼我要急著講話呢?我的發言滋養共修朋友們嗎?會滋養自己嗎?會不會私下對某人說會更好呢?」如果我們急著說話,在分享前先安穩自己。
(7)讓每人都有機會說話。請稍作忍耐後、再發言第二次。
這是要鼓勵每個人都有機會說話,提供空間受益彼此的智慧。我們都被鼓勵要正念地說話,不要太多、也不要太少,共修成員間是和諧的。在分享的最後,正念鐘帶領人(bellmaster)可以再提醒還沒說話的朋友仍有機會,若他們希望說些尚未被回應的問題。
(8)練習深度傾聽。
即使我們有想要深深地傾聽,心也可能會遊蕩出去。也許我們會同意、不同意、感覺動搖、想要回應或想要閃人等等。如果我們對自己的想法與內在對話抱持正念,我們可以選擇回到當下此刻,與說話的對方在一起。共修許多人用這個方法來訓練自己,變為在家庭與朋友間是更有接受性的聆聽者。